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视、百姓关心的重大教育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从托幼服务到学前教育,从教师为中心到以幼儿为本,从保姆、阿姨到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这40年,我县的学前教育发生着巨变。
在县实验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们正在进行户外活动,看着园内琳琅满目的教学设施,来给孙子送衣服的曾现芳感慨不已。
幼儿家长 曾现芳:那个时候我根本没上过什么幼儿园,也没有这样的机构,顶多就是上班或农忙时,几个家长凑在一起找人临时看下孩子。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刚刚开始复苏,对孩子的学前教育基本属于“放养”。面对幼儿园数量少、质量差的现状,国务院批准通过了《幼儿园管理条例》,提出“国家实行幼儿园登记注册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负责监督、评估和指导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评估制度的建立,提高了依法治教的意识,激励了各类幼儿园的自我发展。自此,我县的幼儿园规模得以迅速扩大,学前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幼儿家长 张倩:我们那个时候教室就是一间非常简陋的,没有制冷和供暖设备的一间教室,而且我们以前的老师是没有什么教师资格证的,可以说学历比较低,现在的老师要求都非常高了,学历也很高,都是多才多艺的。
80年代,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关于试行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等,对学前教育发展方针、教育目标、内容、管理制度和课程标准等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幼儿园开始由托幼服务功能向教育和指导功能转变。
同时,随着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不断明晰,广大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国家提出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发展农村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办幼儿园等一系列推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借着政策东风,我县农村学前教育稳步发展,社区幼儿园遍地开花。
幼儿家长 任环美:现在这设施也比较多样化了,比以前丰富很多,一些课程设置上也比较丰富了,孩子上学也比较方便,一些远点儿的孩子也都有校车接送,孩子有了这样的学习环境我们做家长的非常开心。
2003年国家明确提出“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借此时机,我县大力支持民办幼儿园规范发展,通过落实用地、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吸引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社会团体、企业和公民出资兴办幼儿园。县教育局制定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办法,通过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注册幼儿园115所,在园幼儿19372名,其中,公办幼儿园105所,普惠性民办园9所,公益普惠覆盖率达99.1%。专任幼儿教师1280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5.7%,形成了县域“公办为主、普及普惠”,镇域“一体均衡、共同发展”,园级“内涵丰富、特色明显”的“生态乡土”的临朐县学前教育品牌,实现了县域内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