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参加过各式各样的招聘面试活动,旨在帮助企业挑选、评估候选人;同时,职场竞争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我又经常受邀为应聘者提供求职面试指导。因此,我认为没有一项决策能够像招聘面试这样引起企业和应聘者的重视。
虽然市面上充斥着各种面试技巧指导书籍,但我发现这些书大多侧重于应聘者如何在面试中表现出色而被录用(被动应对型),只有极少数是以第三者的视角来指导应聘者评估、选择未来雇主的,即传授“良禽择木而栖”的技巧。毫不夸张地说,能否选择合适于自己的企业是决定你职场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渴求成功的职业人士有必要掌握选择未来雇主的技巧和基本原则。
躲避裁员“风暴”
2005年是Yvonne的36岁本命年,老人们都说“本命年”是非多,的确,Yvonne在2005年换了两次工作,而且结果都不怎么样。
Yvonne原在一家美国大型上市公司担任BD经理,公司为了提高中国大区的业务发展势头将原来的供应商给买下了,她被派驻合资企业担任营运副总。由于和台湾籍老总存在着理念上的差异,她不得不辞职了。Yvonne后来应聘的是一家外资医药设备贸易公司,鉴于公司在亚太地区销售网络上的优势,一家世界100强企业决定将其购入囊中。这个购并谈判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一开始也算得上业内的大新闻,但由于Yvonne一直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工作,对此自然是“木知木觉”的。而新公司同事对这样“拉锯”式的谈判早就没有了感觉,没人主动在她的面前提起购并这回事。
商界的游戏规则就是这样,不管被购企业的业绩是好是坏,公司就是不能停止运转,否则被购企业的身价就会一分不值。因此,即便是明天就要签署购并合约,被购企业还得按照年度计划运作,该发展业务的继续发展,有职位空缺的照样招聘面试……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Yvonne进公司工作还没到两个月,购并合同真的就签下了。虽然亚太区的CFO通过邮件、电话与Yvonne沟通,并信誓旦旦地保证在集团内安排她的岗位,但眼见购买企业派来了一大班子的财务高官,而自己在公司内的话语权越来越小、地位越来越“卑微”,她还是下定决心要另谋机会!当听说Yvonne也开始找出路时,她的助理吃惊地说:“我们还以为你是对方派来的卧底呢!大多数同事忙着往外跳,还有一部分的人等着被裁拿补偿……你怎么能在这个时候进来呢?”
在以后的面试中,猎头和面试官总要探听她在短期内连续换工作的原因,然后对她的忠诚度、团队管理及与人合作的能力表示出怀疑,这让Yvonne苦恼不已。在经历数十次的面试和等待后,她不得不接受了一家中等规模外企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