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潍坊10月20日电 临朐县泛海希望小学坐落在风景秀美丽的沂山脚下,学校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立足乡土,主题开发,形成了规范、常态、独具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系统。
近年来,临朐县沂山风景区泛海希望小学十分注重活动育人课程建设,将传统节日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多种渠道开发创新节日课程,并逐步探索出一条“以传统节日文化引领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生活德育之路,为学生架起一座了解传统节日、感悟民族文化的桥梁。
科学规划,做好节日课程的整合开发。“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并使之与学校的特色主题活动—习惯养成教育相整合,改变学生对传统节日认识浅显、缺乏情感的现状,引领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想道德,形成具有我校显著特点的育人活动。”泛海希望小学校长于委说。
有效组织,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活动育人课程的创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丰富的课程内涵来支撑。开展更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主题活动课程,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丰富的经历和情感才是最重要的。为每个节日确定教育主题—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和道德资源,比如:春节的主题是辞旧迎新、团圆美满;清明的主题是缅怀先人、树立志向;端午节的主题是珍爱生命、爱家卫国等。确立了主题,就有了活动的方向和目标,使活动的育人性和德育性更有针对性。
健全网络,形成工作合力。我们始终注重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通过联席会议、情况通报等制度做到在工作安排上相互衔接,通过制定未成年人道德规范文本,做到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贯通,形成了强化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的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以评选“新概念三好学生”为载体,组织未成年人在学校参与“敬师长,读好书,做好人”道德实践,在家庭参与“孝父母,知感恩,会节俭”道德实践,在社会参与“爱家园,讲文明,懂礼仪”道德实践,引导他们“在家庭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坚持将课堂德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利用晨读、队日、升(降)国旗仪式、开学(毕业)典礼等特殊时段,开展“国旗下讲话”、毕业寄语等活动。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开展“走进山村学校、牵手留守儿童”、“春蕾计划”等活动,关爱留守儿童、贫困儿童;针对单亲家庭、困难家庭和流动人口家庭,开展“小小鸟热线”、“单亲宝贝俱乐部”、“家长网校”等量身定做的活动。
与此同时,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有绘画比赛、作文比赛、书法比赛、故事大王比赛、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形成了鲜明的“具有沂山风格、突出环境保护、体现人文精神”的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引领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