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小路纵横交错,一道道地垄散发着泥土清香,一株株树木青葱翠绿······东城生态循环农牧业示范园——天润农场内一片郁郁葱葱,在这里记者见到了今天的采访对象王永法,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草根企业家。从当初的一穷二白到今天的省级标准化示范场、一级种猪繁育场,一路走来,这位朴实的农民汉子走过了一条艰难的探索致富之路。
披荆斩棘,成就创业梦想
王永法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创业之前和千百万的农民朋友一样,农忙的时候在家种地,农闲的时候外出打工。虽然一年到头也能赚到一些钱,但王永法却另有想法:这种亦农亦工的生活不是长远之计,能在家里干一番自己的事业才是最好。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永法接触到了得利斯这个品牌,也从中看到了养猪业的良好发展前景,于是想要自己创业的想法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创业之初,建猪舍,在哪儿建成了王永法首先遇到的难题。2008年正月初一,和邻里乡亲一块拜完年,王永法就为找养猪的地方奔波开来。肥沃的土地,农户们不舍得出让,也有不少村民认为办养猪场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不允许他在村里办养猪场。无奈,王永法想到了村南的那片荒坡。于是,他找到了村里,承包了十几亩荒地,王永法最初的梦想便在这片荒地上萌芽了。
垫沟平地、建猪舍,每一项开支都不是一笔小数目。“当时,自己手里没多少钱,加上从亲戚朋友那里借的钱仍然没有凑够启动资金”,王永法笑着说。于是,他想到了银行贷款。满怀信心的他来到银行,殊不知当时银行对这一块的贷款业务要求非常严格,这可急坏了王永法。一直怀揣创业梦想的他,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不知跑了多少趟腿,终于贷到了款。第一笔启动资金有了,王永法也由此踏上了养猪之路。
养猪场刚建起时,王永法对养猪、防疫等技术都不懂,他就虚心向同行学习饲养、防疫、育肥、饲料配方等技术,又购买了许多有关养猪方面的书籍,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基本都在猪舍观察、记录。每到深夜,他还要给猪添加饲料。经过摸索,王永法基本掌握了科学养猪技术和生猪疾病防治办法。他利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对猪舍定期投药、定期防疫。他很注重养猪和检疫相结合,按时防疫注射,定期消毒。他对养猪场内卫生防范非常严格,前来猪场的参观者和村民一定要消毒后才允许进去参观。
虽然梦想已实现,但王永法仍在为自己心中更大的梦想而努力着。
政府支持,实现生态养殖梦 随着养殖数量的增加,2010年,王永法的养殖场进一步整改扩建,达到了年出栏8000头的规模。在喜悦之余,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养猪之前,我就考虑污水粪便的问题,创业之初,规模小,猪粪好处理,不过量一大,猪粪就成了让人头疼的问题。”王永法告诉记者,“一个企业要长久发展首先要治污。”在王永法看来,生猪养殖必须实现生态环保,即便亏本,也要走生态养殖的路子。 这个养猪的新路子在王永法心中诞生后,2011年春,他向街办的领导和有关单位反映了自己的想法,各级领导非常重视,非常支持王永法走生态养殖,打造东城生态循环农牧业示范园的路子,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协调流转土地1000亩,整修了园区的道路,说到这些,王永法的脸上满是感激之情。“在道路还没修整之前,每当遇到下雨、下雪天,猪饲料都没法运上来,实在没办法就只能用挖掘机拖车,费好大的劲才能勉强将饲料运上来,不仅费时而且费财、费力。现在上级部门不仅给予优惠政策,还帮忙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我真的是赶上了好时候!”王永法无比自豪的告诉记者。 在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政策引导下,投资400万元建设了1000立方大型厌氧沼气发电工程,种猪繁育场产生的污水粪便通过地下管网集中封闭收集,全部进入沼气池,彻底实现零排放、零污染,保护了环境和地下水资源,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和无害化焚烧炉,变废为宝,沼液可作为优质有机肥料用于种植果树、蔬菜和放牧活动区的苜蓿草、杜仲树及中草药,净化了养殖场及周边空气;固液分离后的沼液肥服务农户,既改良土壤,又代替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了农产品和畜产品的质量。 种植、养殖花样多,园区形成生态产业链 采访中,气温虽然很高,但在存栏量有几千头生猪的农牧业生态园内,几乎没有闻到异味。王永法对此颇感欣慰,“生猪养殖必须起点高,要有强烈的治污责任意识,走一条生态循环发展之路。” 在加大治污设施投入的同时,王永法还搞起了种植、养殖业。先后开垦整理丘陵土地,种植优质核桃800亩,并且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放养笨鸡除草,节省人工和代替除草剂,保护土壤;发挥农业龙头企业自身优势,结合合作社辐射带动我县农户,发展标准化、生态品牌化农业。增加建设五千平方米高温蔬菜大棚,开垦荒坡整理出了二十亩露天蔬菜种植地,既消化了沼液又种植出绿色无公害蔬菜。为解决用水问题,王永法凿打了直径3米,深30余米大口井、修建蓄水池、铺设水利管道,实现了山上处处有水,自动化喷淋灌溉,既保障农业生产又节约用水。 “我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生猪养殖上,几乎每天吃在这里、住在这里。”通过这些年的摸索和打拼,王永法已从“门外汉”变成了“专家”。“现在已形成了养殖——沼气——沼肥——种植——养殖的种养一体化、生态循环系统化高效观光农业。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使生态循环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和谐发展。”王永法坚定的话语中透露出他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