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县各级人大代表奋战在基层一线,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好政策理论的“传声筒”,推动乡村振兴在农村落地生根。
近日,在蒋峪镇刘家营村,县人大代表刘佃成根据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实践情况,组织选民进行政策理论的宣讲。去年,村里为了引进田园综合体项目,打算流转两千亩土地,村民李延海的三亩好地就在其中。
蒋峪镇刘家营村村民李延海:去年开始以后,大部分村民包括我对这个事确实不认识,考虑到外面来的这些人,咱也不了解是从哪里来的,是什么性质,万一他们在这里承包了以后,这个钱的去向到时候问谁要,这确实是个事,当时思想上也有些斗争。
刘佃成通过对比算账让选民看到了流转后的实际效益,通过对引进企业的实力分析,来打消选民的顾虑,通过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政策措施的理解,让选民看到了项目的发展潜力。这些政策宣讲为村民解开了思想上的疙瘩。
蒋峪镇刘家营村村民李延海:通过刘佃成同志在会上广泛的宣讲,特别是这是党委政府实施双招双引这个战略引进来的项目,特别是中建集团这是全国500强,比较有名的,通过一解释,老百姓心里就理解了,也就放心了。
土地流转腾出了劳力,李延海抓住机会办起了彩纸加工,不但自己的收入提高了,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其他村民也找到了打工挣钱的门路。通过土地流转,刘家营村的大项目顺利引进了过来,原先无人租种的山岭薄地,现在也能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出去,低洼地更是达到了每亩1200元。全国第一家乡村振兴学院在村子里开始兴建,鲁派民居项目的第一个套院框架也已完成,整个村子散发着勃勃生机。
县人大代表蒋峪镇刘家营村党支部书记刘佃成:我作为人大代表,首先我研究政策,充分发挥选民的作用,把我村的政策宣传到户,落实到户,所以我们的土地流转流转的比较顺利。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老百姓的想法,老百姓的需求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在蒋峪镇薛庄村,乡村振兴的号角也正在吹响。县人大代表通过对政策理论的研究,做好选民工作,在双招双引、脱贫攻坚上出招发力。
蒋峪镇薛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召光:按照县人大常委会活动要求,我主动向选民宣传乡村振兴政策,组织选民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同时结合我村实际,积极开展双招双引,引进鸿楷石材有限公司,解决我们村就业劳动力60余人,我们村得到集体经济收入一年5万多元,实现利税500万元以上,下一步与市包村工作组积极联系,落实政策,争取在今年修硬化道路1500余米,安装路灯50余盏,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如今在临朐的村头巷尾、在田间地头、在农家小院,代表们宣讲的身影处处显现。围绕中央和省、市、县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有关政策部署,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将各项政策讲到群众心里,让广大群众感知党和国家政策的重大利好,真正让“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人心,让每一个平静的村庄充满了奋力争先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