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6岁的吴玉娥命运多舛,但她不向命运低头,靠自己的坚强和勤劳的双手闯出了一条创业路。
“拉链缝的不一样高,有松的有紧的。再就是袖口没对好,别的没有问题。”正在跟缝纫工谈论衣服加工的这位就是吴玉娥,今年46岁,现在是衣服加工点的负责人,领着十三四个女工代加工衣服,因为患了小儿麻痹症从小不能站立行走,只能靠双手支撑着挪动,一部手摇残疾人助力车就是她的代步工具,在正常人只需几秒钟就能上去的事她却需要十几分钟,而有谁想到,作为残疾人的她背后还有着更加不幸的人生。1992年结婚后跟丈夫摆过地摊卖过蜡烛,虽然日子艰苦,但在俩人的辛勤努力下日子过得日渐起色,可在她的第二个孩子只有两岁半大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
吴玉娥说:“1996年10月份他就出了车祸,在医院一直待到97年的7月份,把所有的积蓄全都花光了。又过了3年,到2000年他又出了个并发症,慢慢的就成了植物人在床上躺了两年。从2000年底躺下的,一直到2002年的6月份去世。
命运多舛,2011年,再婚后的吴玉娥的第二任丈夫又患脑瘤去世,她再次感受到了命运对她的不公。
吴玉娥告诉记者:”天昏地暗,对生活一点信心也没有了。当时我都想上市场上买包老鼠药来放在锅子里,连孩子一起解决了算了,觉着没什么希望了”。
转念想到两个无辜年幼的孩子,悲痛中的吴玉娥镇定之后,只能依靠自己双手会点针线活为收入来源,勉强维持生活,直到三年前偶然的一天,她走上了创业之路。
吴玉娥说:“有的人就来说你能想个办法咱多挣些钱不行,说是我们都是接送孩子的,没有长时间取出打工干活,都有时间约束。把孩子照顾好的情况下来干点活,一天不用多了二三十块钱也行”。
感到有钱赚的吴玉娥把仅有的四五千元拿了出来,买了些二手缝纫机,开始给人加工针线活,因为她真诚,好多人都来找他干,生意渐渐好了起来,工人也有最初的4、5个发展到14个人,机器也达到了17、8台,规模扩大了,她却想到的是钱让姐妹们先赚。
吴玉娥告诉记者:“一般一个工人一天的话能给我挣5块钱。我把这个价格放的稍高一点,让他们先挣。我这个情况就指着她们给我挣钱,她们要是不在这里了,我一分钱也不挣着”。
知足常乐的吴玉娥说最要紧的是跟几个姐妹们在一块有说有笑,能忘掉烦恼和忧愁,她的乐观和真诚也得到了员工们的尊敬。
员工鞠法华说:“女强人,好腿好胳膊的都不如她,她还能做这么套买卖,非常坚强。对职工好的没得说,都是互相体谅,值得我们这些好腿好胳膊的人去学习”。
创业难,作为一个残疾人,吴玉娥体会到了更加的不易,不仅需要大家对她生活上的帮助,更需要大家对她事业上的支持。
吴玉娥说:“残疾人需要的是,以我来说不是需要你在生活上照顾我,就是在事业上支持我,我就很满足。因为自己挣的钱,才花的坦然花的好,花的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