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旺桃花小学六年级学生展示剪纸作品。 |
人民网潍坊3月19日电 一把剪刀,一张彩色的纸,剪刀在彩纸间飞舞,“咔嚓、咔嚓”,用不了十分钟,纸面就“跃”出一条活灵活现的鱼儿,在小学生飞舞的剪刀下,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剪上几下,都能够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到处都是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每走一处,都能看到剪纸元素,一所山区小学有如此美的校园环境和艺术氛围令人震惊。”3月17日,在临朐山旺镇桃花小学六年级的剪纸课上,看到与自家女儿般大的学生个个心灵手巧,潍坊义工张志森感叹道。
桃花小学地处县城东北角,离山旺镇政府驻地15公里,是一所典型的山区小学。虽地处山区,但办学理念却很时尚,源于当地有着剪纸艺术的传统,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确立了“以美育人,以文育人”的理念,走特色兴校之路,寓剪纸于德育之中,让“剪纸”艺术与课堂相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打造剪纸艺术教育特色品牌学校。
把剪纸艺术作为学校办学特色,该校以以“剪纸”艺术为载体,在2013年开始开展“剪纸兴趣小组活动”取得学生和家长举双手欢迎的基础上,把剪纸艺术列入校本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整体上设计为“剪纸理论渗透”“剪纸技能深化”和“开发潜能”三个部分,分低中高三个学段编写“剪纸”校本课程指导教学,还开发三至六年级剪纸校本课程和德育课程,每周1节,学生参与率达到100%,让学生将兴趣变为特长。
不搞“填鸭式”教学,让兴趣成最好的老师,该校在教程及教育方式上花了不少的心思,教程准备方面,从易到难,刻与剪相结合,穿插绘画内容,融入节日元素,让小学生学习剪纸技巧之余,作品也凸显自己的个性。上课的方式以开放教育为主,从剪纸文化到剪纸技巧教授,小学生都能听得津津有味,每周一课的剪纸课成为学生的创意课堂。愿意学、还得学得好,该校为让学生学得更多,走出去学、请进来教,通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社会活动、举办展览等形式走出去,与高手切磋,向前辈取经,同时特聘一些民间剪纸艺人为校外辅导员,定期邀请剪纸艺人到学校来开设讲座、上兴趣课,现场传授技艺,剪纸艺人王学德、李超香成了该校“客座教授”,还成立了由校外剪纸艺人和学校师生共同参加的“金手指”剪纸艺术研究会,研究会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剪纸艺术”研讨交流活动,申报了《剪纸圆人生梦想,文化领自我管理》特色剪纸研究课题。
收获的不止是快乐的制作过程,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对剪纸的认知、审美和鉴赏能力。学校利用每年的校园文化节、艺术节、重大节假日等时间节点,举办师生剪纸大赛或优秀剪纸作品展览,剪纸大赛由学校剪纸艺术研究会组织,特聘当地剪纸名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判,优秀作品分主题展示、个人创意等板块进行展览,让孩子在剪纸中培智强能,体验快乐;让教师在剪纸中拓展自我,享受发展;向社会展示剪纸风采,赢得支持与关注。如今,剪纸教学打造的艺术教学品牌,已成为了桃花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陈子东 姚永成)